<rp id="3znso"><object id="3znso"><blockquote id="3znso"></blockquote></object></rp><rp id="3znso"></rp><rp id="3znso"></rp>
<li id="3znso"><object id="3znso"></object></li>
        1. <th id="3znso"><track id="3znso"></track></th>

          <li id="3znso"><acronym id="3znso"></acronym></li>
          服务热线: 400-110-9145 周一到周五,8:30-17:30

          昆明开锁匠将持证上岗 开锁服务记录留存12个月

             日期:2014-08-17     来源:春城晚报    浏览:748    评论:0    
          核心提示:“开锁……”在很多小区门口,甚至是单元楼内的地面上、墙壁上到处都贴着这样的牛皮癣小广告。为了方便,有市民也曾一个电话就喊来了开锁匠,不看证件,不查身份,付钱就能开锁。虽然解了一时之困境,但给人留下不安全感。为加强昆明市开锁服务业治安管理,规范经营秩序,打击利用开锁技术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昨日,昆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召开了《昆明市开锁服务业治安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听证会上,昆明市锁业协会会长鲍克云表示,今后还将推微信查验锁匠身份。

          开锁匠将统一佩戴开锁服务卡

          新修订的《昆明市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将开锁服务行业纳入特种行业实施许可管理。为对昆明市开锁服务业进一步规范,昆明市公安局拟定了《昆明市开锁服务业治安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规定了开锁技术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利用开锁技术实施过违法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从事开锁经营工作,并要求公安机关应严格开锁技术从业人员准入审核,审核开锁技术从业人员有无违法犯罪情况,利用“从业人员信息核查平台”,对开锁技术从业人员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对昆明市锁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加强指导,由协会引导开锁服务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和提升社会诚信度。协会还应按“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模式”的要求,统一组织开锁技术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对合格人员颁发培训合格证和开锁服务卡。统一佩戴开锁服务卡,卡上要标明开锁技术从业人员的照片、姓名、开锁服务企业名称等信息和统一编码。

          为机动车开锁须第三方在场

          《办法》还明确了开锁服务业经营规范。经营开锁服务业,需取得经营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发的《特种行业治安许可证》,申领《特种行业治安许可证》,应提供包括开锁设备工具清单及照片、从业者无利用开锁技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受处罚的证明等书面材料。

           同时,《办法》还对行业协会相关职能职责予以了明确。开锁技术人员在承接开锁业务时,应当确认委托人拥有闭锁物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不能确认的不得提供服务,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开锁技术人员在提供开锁服务时,应当向委托开锁人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开锁服务卡,并如实填写《开锁服务记录单》(一式三联),由委托开锁人、开锁技术人员分别签名、注明联系方式,签字后分别交委托开锁人、开锁服务企业、协会留存备查,留存期不少于12个月。

          另外,为机动车或者保密、金融等重要部门提供开锁服务的,必须有第三方见证人在场,对委托人的身份和财产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也不得出售、出借专用开锁工具。

           代表声音:证件应设有效期和年检

          “万一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入室盗窃咋办?”不少市民对开锁业忧心忡忡。对此,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崇慧表示,她也遭遇过钥匙丢失、进不了办公室的困境,幸好工作人员一个电话就叫来了开锁匠,100元就把锁打开。但从此她就产生不安全感,因为在开锁的10多分钟里,开锁匠从未对她的身份做过任何核实和询问就将锁打开了。

          高崇慧对《办法》也提出了几个意见,她建议《办法》还应该明确开锁这一特种行业的许可证、服务卡等该由谁颁发,是否有有效期及年检考核。另外,从业人员拿到开锁服务卡后,若不再从事此项服务,而营业执照一旦发生变更停业后该怎么管理,这些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

          代表魏建军表示,审核应该再具体细化一些。他认为,受到过任何刑事犯罪处罚的人都应禁入开锁行业。

          200余家开锁公司脱离监管

          昆明市锁业协会会长鲍克云表示,目前昆明市有近80家开锁公司到公安部门备过案,还有200多家脱离行业组织监管。鲍克云说,开锁技术的泄露将对社会造成很大安全隐患。锁匠乱收徒,网络流传着的开锁技术,被一些修单车、配钥匙的流动摊主掌握后,也“兼职”开锁服务,这些人群很难监管。鲍克云表示,目前行业协会正与警方联动,共同打造关于开锁行业自律的微信公众平台,避免不法人群滥竽充数从事违法活动。“只要市民扫描工作证上的二维码,即可获悉该人员是否为从业人员。”鲍克云说,之前公安机关并未对流动摊贩进行监管,并不排除有些不法人员混进小区后因熟悉地形和环境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此举若实现,也将会对这一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

          走访市场:非正规开锁公司 只要给钱就能开

          按照规定,开锁公司必须在公安机关备案,开锁前要求户主出示相关的身份证明。在实际操作中,情况如何呢?记者分别从警方、网络和小广告上联系上多名锁匠,其中只有警方提供的开锁公司从业人员要求出示证件,其余的锁匠均称无所谓。

           记者通过110咨询到一家开锁公司的电话,这家开锁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开锁必须要有有效证件。另外,还要在110联动开锁登记表上登记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当记者表示,自己出门急,没有带任何证件后,这家开锁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带证件就不能为其进行开锁服务。

          随后,记者又通过网络和居民楼道中张贴的小广告上联系到了4家开锁公司。电话接通后,对方只是询问了是什么门,就直接向记者报价150元到300元不等,当记者表示,自己没有任何证件时,对方均表示,没有关系。其中一人还开玩笑道:“相信你也不会请人开锁去偷东西吧。”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5家配钥匙的摊点,其中3家表示,警方管理严,不敢去从事开锁服务。其中一家表示,如果有证件最好,但如果没有证件,只要小区的人认识也能帮忙开锁,不过要多收50元的服务费。

          记者 何瑾 王磊 实习生 杨培培 春城晚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扫描登录手机版!

          关注微信平台!